近年来,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影响进出口、投资边际效应递减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提振中国经济已成为共识。
7月30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提振内需成为应对经济下行的举措之一,会议要求,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之所以如此重视国内消费,因为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已连续五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不过,消费的支撑力度只能说总体平稳,并未呈现强劲态势。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略低于去年名义增长的9.0%(实际增长6.9%)。主要原因是汽车、手机、家电等大项消费增速放缓甚至下滑,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3.7%和12.4%,整体表现低于预期。
这也反映出,在特定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部分商品在目前消费形态下已趋近饱和。以汽车为例,目前全国已有11个城市超过300万辆,苏州、东莞、厦门等城市平均三人左右拥有一辆,而在北上广深杭这样的城市,由于限牌和公共交通日益发达,汽车需求下降不足为奇。
然而,值得欣慰的是,数据显示农村消费潜力正在体现:上半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6924亿元,同比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286亿元,增长9.1%。这是因为,伴随人口红利的消失,国内收入分配结构也开始改变。农村和三四五线城市的收入开始增长,耐用品消费、服务需求还有较大空间,巨大的下沉市场孕育了大量的机遇。
以汽车为例,参考发达国家的人均汽车保有量,特别是广大乡镇和农村地区,中国尚有不小的差距。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月收入在2000~5000元在全部调查对象中占比最多,为46%。这群人主要生活在小城镇或乡村地区,未来随着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可挖掘的潜力不小。长期看,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与相对于同等经济体较高的收入增速,让消费领域具备长期增长潜力与战略性机遇。
今年初,十部委六项措施促汽车消费,关键词就是“汽车下乡”。其实,此前家电行业销售增长遇到瓶颈时,也曾启动过“家电下乡”,后来乡村地区消费成为家电行业新的增长点。目前,乡村地区对于汽车、智能手机的需求仍不小。未来可以通过给予适当补贴等政策支持形式,带动农村汽车消费。
对于手机、中高端家电乃至服务消费也有“下沉”的需要。目前,乡村地区仍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家电领域,未来消费迭代的空间不小。在消费下沉的同时,基础建设必不可少,乡村地区之所以汽车需求大增,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几年“村村通”国家系统工程的逐步完善,通网则有助于智能手机的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下沉”可以说是近年经济领域的新词、热词。如金融机构信贷下沉支持中小微企业,既契合国家支持实体经济相关政策,也是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需要;电商平台拼多多的成功,何尝不是得益于挖掘以四五线城市及乡村民众为主体的中低收入群体。
如果能通过消费下沉,激活广大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内需潜力,对于打造内需驱动型经济将大有裨益。
|